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青春在家乡绽放,谱写育人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1—2022年度寒假期间社会实践活动之“感谢师恩,你我同行”活动(二)
2022-01-22 17: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2年寒假开展大学生假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院2020级、2021级本科生参加。在学院的支持、引导下,54名本科生共分为三组,每组选择两个主题,于家乡开展。

社会实践活动之

“感谢恩师·你我同行”主题活动

为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尊师教育,厚植尊师文化,号召大学生将感恩之心化为感恩之行,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工作责任感和未来使命感,我院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小组开展主题为“感谢恩师·你我同行”回访恩师公益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线上祝福与线下拜访相结合的形式参与,促使学生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而行。

2CCFA

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感念师恩,发挥了大学生的青春力量为家乡做贡献。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并写下了心得体会:

学校今年寒假组织开展“感谢师恩你我同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趁着此次机会在微信上问候了我的高中班主任,我最感谢的老师之一—董老师。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明灯,为我们照亮阴霾处,同时也洗涤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感谢老师这么多年的关心。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平凡。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2020级一班 葛畅

很感谢学校可以组织这样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但由于疫情的影响也很遗憾没有和老师见面,而是采取了线上聊天的方式。老师您就像大海,我们是一条小鱼您用细细的波涛为我们按摩,让我们在这知识的海洋里长大.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将永远被我们尊重和爱戴,在此我发自内心的道一声:“感谢老师。”

——2020级一班 姚春淼

通过这次活动更加让我明白了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奉献,桃李芬芳是老师们快乐,默默奉献是老师们的品质,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职业是伟大的,光荣的,是无私的。感恩,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让我们每个人都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感谢老师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感谢老师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更感谢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2020级二班 高旭

学校组织开展感谢师恩回访老师的实践活动,但是因为疫情原因我只能和老师在线上进行沟通。多少个难忘的日子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您不仅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要学着去感恩别人。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动人情景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精彩美丽,也把我们的记忆巩固得刻骨铭心。

——2020级二班 邵宇航

感恩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境界。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非常感恩赵老师的“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赵老师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做好的见证。

——2021级一班 文艺淇

学校组织了感谢师恩的实践活动,但是因为疫情只能在线上开展。我们要感谢老师,因为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是我们的启蒙人,是他们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告诉了我们许多真谛,老师的功劳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我们在很多地方,可以表达对老师的爱戴和尊重。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在线上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老师的伟大。

——2021级一班 邵婧

学校组织了感谢师恩的实践活动但是因为疫情原因只能线上开展,我线上拜访了我的高中老师李老师,送上诚挚祝福。我很感恩在我懵懂年少的时候能够遇见李老师,敦促我、激励我、鞭策我。让我积极前进,努力学习、从不懈怠。也教会了我对任何事都积极、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2021级二班 毕艳辉

近期,学校组织了感谢恩师的活动,由于疫情防控,无法线下回校看望老师,最终采取了线上对话的方式感谢老师,我也很幸运参加这次活动。“春满江山绿满园,桃李争春露笑颜”;“东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师恩留心间”。恩师难忘,我很感激学习路上的恩师,并将常记于心。

——2021级二班 刘诗琪

回首念师恩,昂首行坦途。通过开展此次实践活动提高了我院学子尊师重道、感念师恩的意识,为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的四有好老师打下基础。相信我院学子将在优秀教师群体中汲取经验,在感念师恩中获取前行力量,在未来从教生涯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