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汲取前行智慧,凝聚奋进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本科生2021-2022年度寒假主题诵读活动(七)
2022-01-02 11:57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朗读者

高一诺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共青团员 2021级

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二、人物介绍

BCD4F

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于1989年4月18日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是2016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本科就读于山西省长治学院。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在2018年3月26日,黄文秀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2019年6月,习近平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7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追授黄文秀“时代楷模”称号。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三、朗诵

黄文秀她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2018年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身患重病,重重压力之下,黄文秀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她刚上任时,发现现实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从进村开始,黄文秀就努力融入当地生活,挨家挨户走访,学会了当地方言,驻村一年,她把全村所有的贫困户访了一遍又一遍,她帮村里引进了砂糖橘种植技术,教村民做电商,在其上任期间,百坭村103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了88户,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翻倍,在“扶贫心得”中她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她言传身教,彰显党员示范作用。黄文秀认识到,作为第一书记,要注重加强党支部自身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努力在扶贫攻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她勤俭节约,把群众的家当作自己的家。她在生活上十分简朴,不讲究吃穿,为人随和,平易近人,在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年多,大家对她的印象大都是生活简朴,乐观开朗。她自己生活很简朴,却对村里的贫困户非常大方,每当贫困户有困难需要她在经济上援助时,她都慷慨相助,还经常自掏腰包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对她们嘘寒问暖。她舍身忘我,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同志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担当实干,品德高尚、克己奉公,知重负重、坚韧不拔,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新时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典范。

 

                    四、团员感悟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你青春的骊歌,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你用你短暂的生命深深诠释了初心与使命。“文秀”于林,初心似锦。黄文秀用她年轻的生命,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作为,诠释了青春人生的价值和追求,诠释了奋斗追梦的真谛和意义。她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将永恒,为新时代广大青年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新时代是一个青年大有可为的时代,每个青年,也只有像黄文秀那样,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坚守初心、勇于担当,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让自己的青春和人生更美丽。伊人已逝,精神永存。扶贫依然在路上,黄文秀同志以生命为笔,描绘了青春最绚烂的颜色,谱写了扶贫最动人的华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都应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以黄文秀为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岁月无负天地,此生辽阔高远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