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寒假之际,新一轮疫情突击天津,天津积极迎战奥密克戎。祖国呼唤青年担当,时代赋予青年重任。天津疫情牵动着马院学子的心,身为天津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名本科生在疫情严重之际,奋不顾身纷纷报名参加当地志愿行动,走上抗击疫情一线,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为夺取疫情胜利贡献青春力量!
天津本轮疫情来势汹汹,距离新年仅剩二十几天,本该是因为置办年货在即而热闹非凡的街道变得空无一人,看着这样的景象,我不禁想要为这个我所生活的城市尽一份绵薄之力。所以在此次疫情来袭之际,我义不容辞地加入了这场防疫防控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中,我的工作是到居民家中筛查核酸检测落实情况,登记核酸检测记录,对外地返乡进行登记排查及时上报等等,这次志愿服务不仅使我感受到了可以为社区,为国家尽一份力量的荣誉感,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我们肩上的历史使命。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扬的品质,我们需要积极的参与,不逃避,不退缩,勇往直前,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更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刘彤


2022年初在大家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份平静。
我的家乡天津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型毒株奥密克戎在天津扩散开来,我的家乡成为了疫情重灾区。夜晚是不平静的,灯光照耀,救护车的声音从未停断,一座座小棚子搭起,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四处奔波,这座繁华的城市一下子被按下了暂停键。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面对疫情应当冲在第一线,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我更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于是带着满腔热血的我成为了疫情志愿者的一员。当自己真正成为志愿者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医护人员是如此的辛苦,他们昼夜不能合眼,总是身处在疫情最前面。疫情是让人身心疲惫的,但收获的是更多的是感动,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是紧张的,但是最不缺的就是热心肠,总是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志愿者的队伍里出现了更多热心人,让那些疲惫的社区人员能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更让我欣慰的是,志愿者的队伍里大学生的比例是最多的,他们身上那带着赤子的热血将黑夜点亮,在黑暗中把阴霾驱散。
这让我想起了疫情刚开始散播时的那句话,“中国人总是被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现在想想又何尝不是呢,我们都盼望着疫情早些结束,和家人团聚、享受春节,现在这些愿望变成了动力,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向太阳一般热烈、繁星一般璀璨,我们每个人都用着属于自己的方式为这座城做些什么,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了散发着胜利的曙光。党和国家的支持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秉承着那份属于中国特有的精神徐徐前进,虽路途漫漫,但我们从不停止。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韩雨汐


在这次突然爆发的疫情中,我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变化,希望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做一些贡献。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同时也做为一名共青团员,我认为就更应该为社区做一些贡献,因此我主动积极报名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
本次疫情期间,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为本次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疫情的志愿工作主要是在我们村的社区对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进行登记,并且测量体温。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潜力。当我们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教会了我思考人生的态度和看待人生的机会,更历炼了自己。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将不断磨练意志,为自己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面对社会,心平气和地做出一些选择,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杨静蕊


2022年1月我的家乡生病了,我为了让我的家乡快点好起来,我来参加了防疫的志愿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一些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次做志愿者服务使我收获颇多,假期过得特别充实而有意义,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一份绵薄之力,内心感到特别温暖和有意义。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希望我的家乡赶快好起来!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二班 赵建宇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在这次防疫大考中,我院青年学子主动请缨,成为家乡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他们奋勇挺身向前冲在抗疫第一线,不惧风雨,勇挑重任,用责任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充分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用自身志愿活动在家乡展示了马院学子的奉献青春。众心灼灼护国安,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坚信:疫情终会过去,静候春暖花开。期盼冬去春来,花满津门,天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