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汲取前行智慧,凝聚奋进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本科生2021-2022年度寒假主题诵读活动(一)
2021-12-22 20: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坚定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推进思想道德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院党委的支持下和院团总支的组织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计划于2021-2022年度寒假期间在全体本科生范围内积极开展“优秀党员事迹诵读,时代楷模故事宣讲”系列诵读活动,本次活动共32位本科生参加,其中包括共青团员和学生党员,同学们通过介绍优秀党员及时代楷模的优秀事迹,抒发了自己的心得感悟,从而使同学们能够更加认清时代责任,从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力量。


一、朗读者


邵婧

共青团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

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二、人物介绍


张桂梅,女,满族人,于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辽宁岫岩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丽江市教育学院,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2021年7月,入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2021年10月消息显示,张桂梅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2021年11月,荣获第八届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三、诵读

她致力于教育扶贫,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来,帮助一千八百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张桂梅身患多种疾病,但她拖着病体坚守三尺讲台。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张桂梅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扶贫必先扶志,扶贫必先扶智。对山区贫困的面貌有着切身体会的张桂梅,深深懂得,只有懂得教育才是斩断穷根的根本途径,当看到一些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对于这种现象,她深感痛心,下决心要让每个女孩儿都有平等的读书机会。为此,她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筹办华坪女高,不设门槛,不收学费,只希望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的命运,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没有子女没有财产,张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如今她身患多种疾病,却仍然不肯把时间留给自己。因为就在她的价值排序里“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

从青春靓丽、笑靥如花,到苍老憔悴、满身伤病,张桂梅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从“大山的女儿”到孩子们口中的“张妈妈”。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孩子们身上,更将自立自强的种子播撒在她们心中。在华坪女高有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山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间藐视卑微的懦夫!”正是这样的誓言,激励着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儿,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大山。张桂梅无时无刻不提点她的学生,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四、团员感悟

云岭梅香依旧,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让共产党人的精神代代相传,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育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一个根本性原则问题。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凭着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忠诚,张桂梅用坚定的信仰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使命;又用深沉的爱,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本色;用无私的爱奉献诠释了一位追梦人的担当。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让共产党人的精神代代相传。同时要只争朝夕,锐意进取。保持好奋斗者的姿态,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希望我们也能像她一般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一个带给他人光明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国有召唤时,请化作一粒水去滋养脚下的土地,去温暖身边的人,去涌入时代向前的浪潮,一棒接一棒的让这“滋养”与“温暖”永远传递,不畏艰险的去跟随着浪潮奔涌。让一代人比一代人过的好,国运一代更比一代强。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