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战疫新姿态,马院展风采|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徜徉书海享书香”阅读活动(八)
2022-04-20 17:48 马克思主义学院 

疫情当下,社会聚交减少,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为鼓励学生多读书,与书为友,促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全院范围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在我院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各位同学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部于2022年4月10日—4月23日组织开展“徜徉书海享书香”阅读分享活动,本次活动面向2020级、2021级全体本科生,共有14名同学参与。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领袖的成长经历深深镌刻着时代发展的历史烙印,领袖的品格风范鲜明展现着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气质形象,领袖的智慧情怀极大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前景。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讲习近平同志作为我党领袖是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成长经历的书。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我们不禁的思考和憧憬,像这样一位经过艰苦历练的人民领袖将领导着中国成就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感叹,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些苦难的经历,才铸就习近平总书记坚韧不拔、卓尔不群的领袖魅力。翻读这部书,在回望历史中,我们深切感受了青年习近平成长的艰辛与不易,遥不可及的大国领袖一下子变得亲切具体、可触可感了。

这部书最深厚的价值是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真理之光,它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能够弘扬浩然之气,能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传递智慧、弘扬价值。《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青春少年的成长史,又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从政史。书中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了青年习近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至真至朴的为民情怀、无私无畏的历史担当,充满着大智大情大理,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和宝贵教益。

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胜过一打枯燥刻板的说教。《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记录的更多的是在亲历者闲话家常中展露的历史细节,鲜活还原了一位最初迷茫彷徨的城市知青嬗变为坚定自信的“黄土地的儿子”,一位懵懂少年成长为意气风发的党的优秀干部的成长历程。而讲故事的人,既有与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陕北朴实的农民,还有当年与总书记有过接触的各界人士。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进行原汁原味的再现。故事因为细节丰富所以真实,全书因为内容真实所以感人。读到过“五关”的故事,读到“苦读经典”的故事,读到“解衣推食”的故事,读到“奖品换农具”的故事,读到与乡亲打成一片的故事,读到做群众工作的故事,凡此等等、点点滴滴,实在令人动容、令人莞尔。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应该总书记那样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不忘吃苦的精神、情怀和品格。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变革和斗争中,我们要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同心同德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书籍,使人充实,给人力量;读书使人灵秀聪慧,令人识趣明礼。此次阅读活动,同学们与经典为伍、遨游书海、开阔眼界,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审美情趣,而且丰厚了人文底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相信我院学子在疫情期间定能脚踏实地、学思践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阅读经典中收获更加优秀的自己。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