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
对培养学生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而作为一名师范生
教师资格证是我们
成为老师的一张通行证
那么,各位“准教师们”
你们准备好了吗?
教资考试临近
那么多知识点,大家都会背了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关于综合素质中的相关内容吧!
一、考试时间

二、考情概况
不同学段所报考的综合素质虽然并不是同一张卷子,但是考察的范围、考试的题型、整体的分数占比都是相同的。这一科目总分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共29小题,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写作题共50分。
综合素质的考察范围比较广,但是总结下来大致分为五部分:
1、教师职业理念;
2、教育法律法规;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文化素养;
5、教师基本能力。

三、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在教师资格证笔试中,是占分较多的一个模块。很多同学答题时得分较低,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抓不到知识点,或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我为大家准备了答题标准模板,及常考的理论框架,同学们可以多加练习,提高“题感”。
第一步:表明观点(总)
根据我们考生的教育经验或者新的教育理论的理解,不难知道给定材料中教师的行为得当与否。但须注意,判断不要过于极端,尽量委婉阐述,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比如,案例中老师的行为错误时,我们可以表述为“该老师的行为欠妥”或者“该老师在此事的处理上不甚恰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等。
第二步:结合材料分析理论点(分)
即给出理由。这需要你有相应的论点,且每个论点后都要简单阐述下论据,不可以像简答题一样只给出论点。这是整道题的核心要点。需要做到充实、有理有据。具体写法如下:对理论观点进行简单解释(可根据考试时间灵活处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这里可以列5个点左右,对重复的理论点进行整合,切忌太多太杂。)
第三步:给出结论(总)
案例分析完做个简单的小结,或者从一个新教师的角度简单谈一下你从此案例中得到的相应启示。例如:“因此,教师应…”




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
1、牧野之战:商朝和周倒戈相
2、春秋五霸:齐桓公(最早称霸)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城之战退避三舍、吴越之战-卧薪尝胆)
3、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桂陵之战一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4、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5、巨鹿之战:项羽(楚军)和秦军;破釜沉舟
6、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
7、淝水之战:东晋和前秦军(苻坚-氏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8、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转衰
9、黄巢起义: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
10、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俘虏,北宋灭亡
11、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
注:本部分内容只考 9 道选择题。
小测试
下面是综合素质相关试题,看看你能答对多少呢?
1、冯老师批改作业时常抱怨:“讲了多少遍,可还是答不上!不知道学生都怎么了!"这表明冯老师()。
2、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一所中学开发了一组研学旅行项目,安排本校地理老师作为研学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研学任务。该做法体现的教育观是()。
3、庄老师在教学日志中写道:“课前准备得好好的,就害怕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打断我,学生一问问题我就感觉大脑一片空白……”庄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4、某校在初三年级实行两张课程表,一张公开的应对检查,一张不公开的实际执行,以提高升学率,对于该校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初三学生雷鸣因抢劫判处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服刑期间接受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应由()。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预防犯罪教育负有直接责任的是()。
以上就是本期给大家分享的
综合素质的相关内容啦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
大家怀揣着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走进考场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