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毕业生就业高峰季
在择业过程中
往往有许多陷阱
为了帮助小伙伴们有效避雷
我们汇总了一些在求职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
一起往下看吧~
就业陷阱
信息陷阱
(1)广告型招聘
一些单位实际上并不缺少人,却经常参加各类招聘会或常年公布招聘信息,目的是以此作为广告进行企业或者产品宣传,或骗取政府招聘补助。对于这样的广告型虚假招聘陷阱,求职者投简历后,一般是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回应。
(2)夸大信息
有的单位为了增加对求职者的吸引力,往往故意夸大企业的规模、业绩、发展前景、员工工资和福利收入等,以此来吸引大学生求职者。如有的企业因招聘销售员、业务员困难,便将这些职位美化成“市场部经理”、“事业部总监”等有诱惑力的名称,诱骗大学生应聘。当上岗以后,又以到“基层锻炼”为由,要求他们从事最基层的销售。求职者一旦相信该信息,就会带来时间的损失或者导致其丧失其他就业机会。
(3)骗钱型招聘
社会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职业介绍所,他们或是虚构用工单位,或者是与某些用人单位私下合作,共同虚构招聘信息。这类陷阱一般是先用“包推荐上岗”或“高薪招工”等虚假承诺,诱使求职者上当,收取报名费、推荐费、体检费、押金等,收取费用之后,要么迟迟没有下文,拖到不了了之;要么胡乱推荐一个岗位,待应聘者上岗后又制造种种借口将其辞退,使求职者因增加求职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等而蒙受损。
(4)套取毕业生信息进行诈骗
最近几年,套取并利用求职者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要填写一些表格,其中涉及到很多个人信息,尤其是网上求职,要求填写的内容更是详细,从个人电话号码,到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父母情况一应俱全。许多毕业生警惕性不高,随意填写,结果给骗子留下了可乘之机。要求提供亲友姓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复印件)等均有可能有诈骗钱财之患,要注意避免。
就业小提示
一、不要盲目,不要随意的找一份工作就去实习,招聘软件里的公司不一定靠谱,求职前要用天眼查把公司的注册资本、成立时间、融资情况、公司人数、公司评分、企业背景、参保人数以及法律诉讼等关键信息查清楚,还要考虑到是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能否让自己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再试试阶段一定要累计一定的社会知识。对你以后找工作才会有重要的意义。
二、不要太过于浮躁,也不要太过于盲目,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要弄清楚,到底以后要从事哪一个行业,想做到哪一个职位,然后再根据这个目标去寻找,千万不要随意性的去投简历。
三、建议到正规的网站去寻找实习的工作,或者直接给公司的招聘邮箱发邮件,减少被骗的可能性。不要随意的相信一些小广告的招聘,如果发现招聘公司有异常一定要及时远离,在去面试之前需要大致了解这家公司的信息。当然,这里不是说小的招聘网站就不行,而是要学会区分。或者,你对这家公司比较了解,那么也是没关系的。
求职不易,定要警惕
大家努力收获offer的同时
也请将求职安全牢记心间哦!
愿求职者们怀揣梦想,
砥励前行
在这里祝愿大家就业顺利
都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