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全团大抓基层”、“全团抓学校”工作部署,落实《关于改革创新高校共青团工作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的若干措施》,激发高校团支部活力,促进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团中央基层建设部指导中国青年报社开展2022年度高校“活力团支部”风采展示活动,通过新媒体方式集中展现高校团支部和学生社团改革建设成果和典型经验。
现黑龙江省学生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开设“活力团支部”和“活力社团”展示专栏,持续展示各高校推荐上来的团支部和社团,并发动广大学生点赞转发。
团黑龙江省委学校部将参考关注量、浏览量、点赞量、转发量,结合日常工作了解和实地调研统筹考虑,在2022年11月下旬依据团支部和学生社团类型分别发布“活力团支部”TOP10榜和“活力社团”TOP5榜。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政一班团支部——组织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政一班团支部立足大局,坚持发挥班级团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强支部责任意识和内涵建设,积极引导支部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团学活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形成了以“党建引领+团学融合+志愿服务”为一体的支部活力提升新路径,是一个有着极强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集体,有着和谐、自由、团结、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一、深化思想引领,加强组织建设


该集体曾连续三次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现有中共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8人、积极分子36人。该团支部和班委会领导班集体团结互助、齐心协力,不断强化班级成员思想认识,班级日常管理稳定有序。团支部按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按时缴纳团费,青年大学习全员主动参与,学习率100%,并在活动开展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
二、注重学风建设,砥砺奋斗之志
争创佳绩,共同进步一直是该支部的奋斗理念。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保障,该支部通过组织各种学习讨论活动,引导同学们汲取学习经验,注重优势互补,坚持在不断学习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该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其中有5人获得2020至2021年度“专业奖学金”,1人获得2020至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两人获得2021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班级同学在校出勤率达到100%,各科课程参与度高,班级学业平均成绩为83.5分,德育成绩均在60分以上,体育及格率超过80%,国家级普通话全部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水准,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




三、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该支部认真坚持“三会二制一课”制度,将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政治修养作为支部工作的重点,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引领支部成员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学习党的各项方针、路线、政策,紧跟时事,提高思想觉悟,坚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立“四史”宣讲团,开展沉浸式体验红色经典活动,不断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响应国家号召,勇于担当,主动参加暑期“三下乡”、“返家乡”抗疫志愿者、抗疫志愿护校等志愿服务工作,推动书香志愿者协会的运行,在疫情期间维护我校日常生活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日常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在实践中不断砥砺成长,在奉献中不断焕发青春光彩。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共青团工作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政一班团支部将继续“高举团旗跟党走”,不断增强团支部的活力,充分发挥团支部作用,引领支部成员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青春之名、融会贯通之志,谱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