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深入学习二十大,青年执笔谱华章|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活动
2023-01-09 18:08 马克思主义学院 

百年荣光万里路,念兹砥砺新征程。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21227日至31日组织开展了以“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我院2021级、2022级共12位本科生参加,通过选拔角逐,共选出4份优秀作品。

下面是本次比赛获奖名单:

优秀作品展示

国之强健路,吾辈当自强——薛琬宁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上绽放“绚丽之花”。

砥砺“凌云志”,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有志青年。“人无志不立”,志气凝聚着坚定的信仰,彰显着崇高的梦想。回眸我们党所走过的百年征程,无数革命烈士高举信仰之旗,将忠诚融入血脉,矢志不渝地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青年要加强理论学习,夯实信仰之基,在真学真信、常学常新中把牢信念的“方向盘”,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同时,要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人生定力,掌好舵、定好向,主动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事业紧紧相融,努力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中书写精彩人生。

锤炼“铁肩膀”,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有恒青年。新时代的一切伟大变革和成就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也正是无数平凡英雄的持续奋斗,才汇聚成新时代中国奔涌向前的“滚滚洪流”。大山的女儿----黄文秀。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亲情投入,奉献自我。2019617日凌晨,她在从百色返回乐业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在牺牲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荣誉称号。触摸振兴脉搏,共谱青春之歌,奏响发展壮丽交响。担任第一书记期间,黄文秀结合百坭村的气候与地势特点,带领村民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经济作物,让各种特色致富产业遍地开花,让每一位贫困村民都找到自家的致富门路。还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大力拓宽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黄文秀等扶贫干部的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战早已取得全面的胜利,“乡村振兴新征程”已然启航,“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盲目“投钱”“画饼”“套模板”更是不可取。新时代“大山的儿女们”应当持续发扬“文秀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主动触摸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促进乡村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助力“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中国乡村建设,共谱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我们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改革的号角引领我们的奋斗,前进。四十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漠,我们的国家一步步打开大门,迎接新世界。电视机,手表,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泥泞的土地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荒芜的渔村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那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我们青年一代,要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方面,广大青年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特别是要沉下心、接“地气”,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于基层“沃土”中汲取营养、增长才干、拓展见识,不断涵养深厚的为民情怀,真正做人民的贴心人、守护者;另一方面,青年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多与群众“拉家常”,常为群众“算细账”,用心用情用力出实招、办实事,努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正意气风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张宣娇

鉴当下,当立古之。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党的二十大。忆往昔,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从农业国演进科技发展强国,用饱经沧桑的手推开尘封千年门,屹立世界贸易组织前沿,从温饱不足为常态到如今全面小康生活,一步步打破思想禁锢,拓宽人民知识范畴,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如期召开,这是在关键时刻召开的关键会议,是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回首新时代的十年,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干秋伟业,无论是从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探测、量子信息、大飞机制造还是疫情下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反分裂,反干涉,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都证明了我党经受的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挑战,知难而上,迎难而上,党的二十大为中国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战路,新举措。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战疫情,病毒尽除天下安。

春天已经到来了,故事仍留于心。在二零二零年那个冬天,无数的秘密掩埋于此,无数的生灵也止步于此,但是那一件件温暖的事迹却温暖了整个寒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疫情面前,举旗定向,统筹安排,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前瞻力与规划力;狠抓落实,高效传导,彰显中国共产觉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从严治党,夯实堡垒,彰品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军人百姓,不分群众干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密团结,共同抗疫,使抗疫拥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全国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积极奔赴一线抗疫,他们就像一条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到各地,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来击退疫情。

共富裕,全面建设奔小康。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倘若没有孜孜不懈付出,焚膏继晷的黄文秀;倘若没有血荐轩辕,一片热血丹心般的扶贫干部;倘若没有载一抱素,心如一方磐石,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的中国共产党人。怎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怎能绘就出乡村振兴的壮美蓝图;怎能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脱贫攻坚的成功,十八洞村群峰环绕,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然而,通过产业扶贫和对各户的精确定位,鲜活的脱贫故事在十八洞村轮番上演。也正是这样的智慧,让贫困县取得物质生产力上的飞跃,中国开辟出符合国情的减贫之路。面向实际,开拓创新,这同样为当代青年指明时代赋予后浪的重任。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巨大成就,更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脱贫英模的事迹将激励我辈青年沿着他们的足迹,接过使命的重任。玉成于汝,功不唐捐的实干精神将启迪我辈青年以双手创造幸福,脚踏实地谋进步的奋进态度。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只要有了发展的内生动力,没有什么不可以。

举旗帜,坚定自信笃前行。

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根、有源、有生命力,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成就,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这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中华儿女砥砺奋进、顽强奋斗拼出来的,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将迎来发展进步的美好前景,也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新挑战。无论风云变幻万千重,既然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篇章。

复盘过往峥嵘岁月,眺望远航新梦蓝图,我们坚决奉行党的领导理念。曙光就在前方,坚持就是胜利,我们欲与天公试比高,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新时代学子们将至死不渝的热爱我们的国家忠于党和人民。传承先辈优良作风,铭记中华复兴初心使命,不断奋进求识,实践总结,创新突破,为中国梦聚滴水之力。长江后浪推前浪,自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砥砺前行紧随党的步伐,我们共筑中国梦。

丰功伟业频盛赞,使命担当久传唱。通过开展本次征文活动,不仅帮助了我院学子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也加深了我院学子对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刻领会,打牢了学生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希望我院学子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新时代画卷中书写出自己的奋斗人生!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