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牵手文杰,共同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开展2022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六)
2023-03-03 14:41 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社区贡献,为人民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2年寒假开展“牵手文杰,共同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院2021级、2022级研究生积极参加。

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刘宁

今年寒假,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为了体验生活,我参与了青少年辅导志愿服务工作。我主要负责在课外给中学生辅导政治,在辅导学生时我会提前了解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较为薄弱的部分,并在前一天熟悉讲课内容。在讲课时,我先带学生回顾课堂内容,然后针对学生薄弱的地方进行深入辅导,找到适合学生的记忆方法,最后再温习一遍讲过的内容。虽然这次实践时间不长,但我却受益匪浅,我体会到了其实当老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老师既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也要对学生负责。我明白了站在那三尺讲台上,我肩上担着的是什么责任,我的职责是什么。我学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这些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张惺宜

在此次寒假实践中,我参与了“课外辅导”的志愿服务活动,与两位六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学习、阅读、运动,帮助完成他们的寒假作业。在一段时间的陪伴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表述能力,也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道理,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此同时我体悟到教学相长的含义,清楚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老师们的不易,也感受到了相互陪伴、共同进步的温暖。作为一名马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提前适应老师的角色有利于我们毕业后更快的步入工作岗位,此次活动更加坚定了我履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信心,也将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水平。

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焦瑜颉

利用这次寒假,我在线上参与了“课外辅导”的志愿服务活动,与一位高中的学生一起学习和运动,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用自己的一部分专业知识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高中政治。在几天的相处中,我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将自己所学更好的发挥作用,让高中的学生们也发现了政治的奥妙,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从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我并没有进行实践教学,在这次的实际教学,我发现与我们平常微格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高中的学生们学到知识,我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不断学习的热情。未来我们有很大的可能会进入校园,和大家朝夕相处,走上老师这一工作岗位,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我真正体验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快乐,我也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将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孟庆美

在这个寒假我参加了“课外辅导”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主要是帮助四年级的小朋友解决寒假作业中一些难以理解的题目。首先我了解了他在数学作业中基础比较薄弱的地方,带他回顾了课本上老师讲过的一些基础知识,其次告诉他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并且找了相似的题目加以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对我来说,这是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切身体会到了未来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具有的责任,体会到了人民教师的魅力。

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卢佳琦

在学院的组织下,我参加了本次的志愿活动,并在高中老师的介绍下,我选择了一位会考在即的高中生进行线上辅导。结合自己的专业课程,我在寒假期间带领学生认真复习了高中政治课程以及二十大报告。在讲课期间,我作为一名“小老师”存在着许多不足,初讲时紧张的情绪蔓延,与学生的互动很青涩,讲课内容也只会照本宣科的读。在经历几节课程的讲解,我与学生渐渐熟悉起来,课程氛围也变得活泼,学生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经过一个寒假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做到掌握课程的脉络,而我也逐渐成长,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教育并不仅仅是讲授课本,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此次的实践内容也为我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师的责任、教育的意义。

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李浩杰

利用这次寒假的时间,我在线上参加了课外辅导的志愿服务,帮助邻居家的小朋友完成功课,讲解不明白的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也收获很多,不仅体会了老师的角色,增加了做老师的经验,同时我在帮助小朋友的时候也领会了一名研究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研途同行,志愿相伴。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教师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辛劳。希望我院学子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能充实自己,为社会青年一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