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清明节|春暖花开寄哀思,柳枝吐芽又清明
2023-04-05 21:34 马克思主义学院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

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此时,莺飞草长,风清雨润,处处给人清新明朗之感。

一、清明节由来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在寒食当日,古代帝王将相有"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所以,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说清明既是节气,也是纪念祖先的节日。

二、清明节养生

春季人们易上火,出现口苦咽干、目赤、舌苔发黄等肝火上扰的症状,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五味入五脏”,“五色入五脏”,青色入肝, 春季我们要多吃绿色蔬菜,例如橄榄、韭菜、菠菜、芹菜等。

甘味的药物和食材既善于缓急,又能温养脏腑,我们可适量吃一些甘味食物, 如山药、薏苡仁、白扁豆等,补益脾气,气血生化之源充足,肝血亦足。但要注意,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过食酸辣之品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忌酸忌辣,少饮酒,少吃火锅、羊肉、烧烤、油炸食品等。

三、清明节习俗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然盛行。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是我们祭扫的主题。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荡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古代清明节也称“秋千节”,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四、清明节有关的古诗创作

临安初春雨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哀,犹及清明可到家。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家只生愁。

类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娇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蔫共一丘。

大地冰雪消融

人间草木青青

天地清朗

万物生机勃发

天地清明,春暖山河

以春风承载思念

用祭奠传承追思

缅怀先辈,珍惜当下

愿故人无恙,愿国泰民安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