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青马学堂(第7期)|回首青年时代,习近平: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
2023-06-17 21:48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这是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说的话。

“自找苦吃”这四个字,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提到过。这四个字不仅是总书记对自己的要求,也承载了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

“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

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在梁家河,知青习近平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回忆那段岁月,习近平说:“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

△青年习近平

他是怎么“自找苦吃”的?青年习近平的人生经历中或许就有答案。

1985年冬天,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张宏樑同学因一封信结识了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并经常得到习近平的指导和帮助。

交谈中,习近平跟张宏樑讲了很多自己知青时候的事。其中一个就是大冬天下到粪池里起粪,这是当时农村最苦的活。

天寒地冻,去起粪就得把鞋子脱了,把裤腿挽起来,光着脚跳进去用铁锹一锹一锹往上起,冰碴把腿和脚划出一道道血印子。当时习近平只有十几岁,个子不够高,身体也不够强壮,起粪的时候弄得满身既有汗水又有粪尿,混在一起,又湿又臭,冷风一吹,全身冰凉,既考验体力也考验毅力。但这个活他干得最多,每次都是第一个主动跳下去抢着干。

习近平说,下乡要过五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劳动关是关键的一步。只有跨过了劳动关,树立了“自找苦吃”的想法,才能砥砺思想,让你的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更加信赖你。

能吃苦、有知识、点子多的青年习近平,逐渐和乡亲们打成一片。20岁那年,他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后来,张宏樑特意去了一趟梁家河,亲眼看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建起的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听到当地村民中传颂他在梁家河为民造福的故事,感触颇深。张宏樑说:“在后来的人生路上,我时刻提醒自己,有苦吃是机会,要坚持多学多干,多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自找苦吃,为老百姓做事”也是习近平工作时坚守的信念。凭借这种信念,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跨过“五关”,让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他在正定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县里每个村落,扎实细致地了解县情、发现问题、收集民意,说“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他在厦门主动请缨分管“三农”工作,充分借助各方力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习近平常常结合自己在成长路上的切身感受,用亲身经历勉励青年,用实际行动为青年树立榜样。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是选择了收获

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年,也多次倡导青年“自找苦吃”。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说:“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自找苦吃”,不是被动吃苦,而是要主动在困难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红旗渠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青年要不怕吃苦,把艰苦环境、艰巨任务当作磨炼自己的机遇,在奋斗中不断提升自己。

“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人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他教导青年学生“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

年轻干部应该去哪里“自找苦吃”?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专门指出:“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

对年轻干部来说,多到艰苦边远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是去哪里“自找苦吃”的最好答案。

“自找苦吃”,也不是胡乱吃苦,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座谈会上回忆自己担任县委书记的往事,“那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得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干。”

他讲述,后来感觉到这样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就摆顺心态,工作到晚上12点,就不做了,第二天重新来过。

“习近平劝年轻人别老熬夜”的消息发布后,全网刷屏,网友一片点赞:“以后12点前一定睡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相信当代青年在“自找苦吃”的过程中,不断奋进,施展才干,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无愧于青春。

正如总书记所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5月4日,青年人的节日。所谓青年,就要想吃苦、能吃苦,也要“自找苦吃”。想吃苦是进取,能吃苦是本事,“自找苦吃”是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对自己的首要要求正是“自找苦吃”。他充分肯定了“自找苦吃”的精气神,也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同学们在学院的组织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自找苦吃”的重要论述,大家对此感受颇深,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自找苦吃”的事迹。我明白了一个人经历苦难和磨难会获得启示和教训,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也就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我们应当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时刻充实自身,多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利用自己的才能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担好青年之责任,奉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21级马原理姜尊帅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自找苦吃”的重要论述,我理解了“自找苦吃”不是盲目吃苦,也不是胡乱吃苦,是有了一定目标之后全力以赴,并在磨练自己的过程中成长。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吾辈青年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实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国情怀,练就刚硬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22级思政王雪梅

学习过习总书记倡导青年人要“自找苦吃”的文章,我悟出了当代青年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社会变化快速,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只有不断地去挑战自己,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敢于吃生活的“苦”、吃学习的“苦”、敢于吃“苦”、愿意吃“苦”,在社会实践中多经历磨难、考验,才能走好我们人生的路,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22级马中化卢佳琦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找苦吃”的思想的学习,我明白了作为广大青年要能吃苦、不畏难、勤实践!青年人就应该不怕吃苦、学会“自找苦吃”、在“苦”中学习、在“苦”中历练、在大学生活中不断打磨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作为当代青年,需在最美的年华更加努力拼搏,不断奋斗,学好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更好篇章!

—21级思政一班于凯帆

通过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倡青年人要“自找苦吃”这篇文章后,我深刻明白了作为大学生青年要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自找苦吃“,吃生活的苦、吃学习的苦、敢于吃苦、愿意吃苦,多经历一些摔打、挫折、考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埋头苦干,从点滴做起,学好专业本领,成就精彩人生!

—21级思政二班单纤贺

“自找苦吃”,这四个字不仅是总书记对自己的要求,也承载了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自找苦吃”的重要论述后,我明白了身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磨砺担当的勇气,锻造迎难而上的品格,破除“等靠要”、“躺平”的消极心态,我们要杜绝依赖思维、畏难情绪,做到不负韶华、无愧青春。作为青年学生,我会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弘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将自己锻造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

—22级思政一班丁美旭

看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的对自己“自找苦吃”的要求,使我受益匪浅。我深刻认识到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青年,要自觉肩负时代使命,扎实做好学生本职工作,敢吃苦、会吃苦、能吃苦,我们应该在未来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奋发有为的状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2级思政二班张露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