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红色经典,感受红色情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也是凝结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精华
优秀的作品总能鼓舞人心
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
重温红色经典,汲取奋斗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红色文化
《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张丁

书籍简介:《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所选家书,包括老一辈革命家家书、先烈家书和普通党员家书,是从6万多封家书中精选而出,其中有的家书为首次公开发表。书中所录的50余封家书由原文、家书背景、信仰之光组成,并穿插相关人物照片,各部分基本上以家书写作时间排序。该书时间从1921年到2021年,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革命与建设历史相吻合,分为“为了民族的解放”“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三章,用家书独有的真实和鲜活呈现党史中的重要时期、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百年来共产党人对信仰的追求与坚守。
作者简介:张丁,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专注于家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主编或编著的图书有《抗疫家书》《抗战家书》《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等。
基本观点:该书中的每一封家书读来都令人动容。有的家书并没有因时间久远产生心理隔阂,反而读来依然具有启示和教育意义。书中还收录了2020年武汉战“疫”中党员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的家书。在这些家书中,呈现出新时代党员不畏生死、逆行出征、攻坚克难的战疫精神。家书是家庭成员之间坦诚交流的一种方式,每一封家书的作者在家书中,都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共产党员,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寻求民族解放和复兴接续奋斗的征途上,他们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百年大党书写辉煌
我院同学在学习过本书所表达的思想后,受益颇深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所感所悟:
在《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一书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品质。每次读到书中那些英雄烈士的家书,我都能透过这一封封家书感受到他们的情怀、追求和一颗为国捐躯的赤诚之心。每一封家书读来都令人动容,每一封家书的作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共产党员。在寻求民族解放和复兴接续奋斗的征途上,他们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百年大党书写辉煌。
——研究生孟庆美

阅读了这本《我心永向党:家书里的百年信仰》,我感触颇深,书中的每一段情节都让我动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家书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护感情的方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不仅饱含温情,更是一次亲切的交谈,一次心声的吐露。“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70多年前,毛泽东曾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在经历如此多的艰难险阻、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之后,仍然能够保持铁骨铮铮、风华正茂的意志品格。每一封家书的作者在家书中,都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感。我认为,我们应学习共产党员的伟大精神,始终满怀信心,保持初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22级思政一班赵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