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人生开始的地方;国,是人生理想的源泉。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读懂家与国的辩证法,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就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与热忱,用奋斗托举美好未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总书记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居功至伟。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青年人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22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承梦云
今天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明白了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作为新青年,我们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敢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重任。立志干大事,而不是求大名、图大利;立志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多做贡献。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勤奋学习,书写奋斗篇章。
——22级思想政治教育 余佳丽
重温总书记的讲话,我认识到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命脉和文化基因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我们知识积累过程中,知识技术的索求固然重要,然而我们更需要汲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精髓,从而实现个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家国情怀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是当代学子涵养和提升个人品德的立德之源。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将家国情怀融入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培育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推动国家的强大,实现个人的价值。
——22级思想政治教育 范丽影
习总书记认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离不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共同参与、共同行动。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老阿姨”的龚全珍,跟随丈夫扎根贫困山区,毕生投身教育事业,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影响了子女们。他说过的每句话、留下的每封家信和日记,不仅是他的子女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留下值得铭记和敬仰的精神财富。公派留美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教授伉俪刘西拉和陈陈,不仅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技术骨干。亿万中华儿女在人生奋斗中把实现个人价值、家庭梦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对家的责任体现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我们更应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伟大事业,无论何时青年学子都应怀有“天下兴方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正处风华正茂的我们当怀丹心启航新征程。
——21级思政一班 姜涛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人早就在《大学》这篇文章中阐释了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的道理,将家国情怀镌刻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的。应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兄弟和睦,享天伦之乐,把实现中国梦落在实处、落在身边。当今社会快速变化,我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我们的来路,不要忘记父母在我们幼时含辛茹苦地抚养教育我们,在我们独立在外时时刻牵挂着我们。这种爱是无私的大爱。
——21级思政二班 巩红妍
总书记所说的家国情怀深刻地阐述了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将家国情怀镌刻在心灵深处。在家尽孝是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的价值。家是温馨的港湾,情感的归宿,传承孝道才能让小家和谐,万千家庭和谐,国家才能和谐。为国尽忠是每个人都应坚守的底线,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行为。在新时代,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的、报党报国的侠之大者,中国脊梁才得以挺立、中国精神才得以弘扬,中华儿女才走上繁荣富强。如今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阶段,我们更应将家国情怀融入点滴之中。
——22级思政一班 刘佳鑫
习总书记提出,爱家和爱国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只有在心中对家庭和祖国充满爱和感激之情,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家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爱国是一个人责任的体现。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责任的承担。爱国之心应当转化为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尽一份力。爱家爱国相结合,不仅是一个人的担当,也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一个家庭的和睦和一个国家的团结,将会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强大。爱家爱国相结合,是一个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是一个国家获得更多的力量,更多的信心,更多的希望。我们要厚植家国情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贡献力量。
——22级思政二班 鲁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