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青马学堂(第15期)|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2023-06-25 20: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铸大国重器,挺大国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曾强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中国人民要齐心合力、砥砺奋斗,共圆中国梦!我院学子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的重要思想后,获益良多,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所感所悟。

我们现在这个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最近的时期,也是最具有挑战和困难的时期。曾经我们依靠进口,现在我们要依靠创新,过去我们不得不自力更生,现在我们要主动学会自力更生,我们最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学会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努力学习开拓创新,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新型人才,让我们的祖国在新的征程上可以扎实迈进,真正让大国重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早日实现中国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研究生 王念琪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习近平近日的两次考察都着重强调这一点。“大国重器”,牵涉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习近平说,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够克服从无到有的困难,也必然有信心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力气、真功夫,凝心聚力取得突破,把挑战变成机遇,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

——研究生 张雯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核心技术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在一定程度上,大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抢得先机,避免在关键领域被对手卡脖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最关键因素。要加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就要牢牢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决定国力,科技改变国运。随着科技的发展,我来到了科技的大海,这里包含了所有科技历史的画卷。一张张包含了创造力的科技画卷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看着眼前的一切沉思了起来……现在的科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高铁飞驰、神舟飞天、移动支付……中国正在一步步的走向科技的巅峰时刻。

——21级思政一班 刘洪雪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习近平说,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科技决定国力,科技改变国运。正如习近平所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大国重器”,牵涉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所以,我们要自力更生,要将大国之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21级思政二班 李嘉欣

纵目全球,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国之重器,是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装备制造业国家,要挺起大国脊梁,铸大国重器。“大国重器”展现国之担当。

——22级思政一班 张听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我们发挥科技攻关的举国体制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依靠“大协作”,独立自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实践充分证明,维护国家安全绝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当前,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显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关键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在技术上、经济上影响国家安全的关键节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赢得科技创新的主动,不断增强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

——22级思政二班 陈国斌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