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今天,我们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在教育。我们办教育,就是要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讲话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基础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亦在教育。”教育不仅传递了文化,还满足了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及精神风貌;教育不仅影响人类社会,更是人类的代言词。由此可见,传递教育的重要性。同学们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后,感触颇深,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展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新时代书写期许与辉煌,新征程充满光荣和梦想。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昂扬振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谱写更加绚丽的教育华章。
——研究生 王鑫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为教育强国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因此,身为学生的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加强锻炼,不断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研究生 柳倩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只有全社会都关心教育、重视教育、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密切配合,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健康大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研究生 刘玉新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现代化强国无一不与教育紧密联系的内在规律,一流国家需要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国家。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伟大旗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指引,以饱满的干劲、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1级思政一班 韩嘉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中提出,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21级思政二班 霍薪如
在阅读了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后,我感触颇深。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富强,必须有繁荣的经济、昌盛的文化、强大的国防,而这一切都要靠教育来奠基。教育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作为一名师范生,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未来我将会继续努力,不断锻炼自己的从师技能和道德水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22级思政一班 王珊
今天我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一个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不仅寄托着个人成长的希望、家庭的希望,也承载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中国教育的发展,更是新时代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在教育的推动下振起自己的羽翼,务必紧跟时势,与时俱进,长于观察和分析,善于思考和总结,持续思想上的"新”,建筑起自己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独立坐标系,为自己打好优良的基础、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打好基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教育兴国、教育强国。
——22级思政二班 董颜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