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不仅表现了世界人民对环境的重视,也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我院学子在观看过视频后获益颇多,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中国共产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断。这是一项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事业。身为当代青年,我们需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保护好身边环境,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 姜尊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研究生 刘倩汝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倘若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因此,我们必须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己任,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研究生 马文宇
习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淡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也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实现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
——21级思政一班 谭明怡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推动构建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1级思政二班 李想
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之道。建设生态文明,需黝力同心、久久为功的社会合力。唯有将绿色观念、绿色行动融入日常生活,化为自觉行动,美丽中国才会碧波荡漾、草木青青,谱写下“万里江山恣意开”的生态华章。绿色观念应成为社会共识,绿色生活应成为社会常态。让草木滋长、让乌兽翱翔,让我们一起守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共同绘出山水宏图!
——22级思政一班 崔晓群
“绿水青山不仅是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曾经,我们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进行肆无忌惮的破坏,实践证明,破坏环境将会用更多的人、财、物去弥补,得不偿失。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我们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要始终紧绷生态红线,念好“生态经”,才能在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上更加用心,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把生态发展的红利,惠及人民群众。
——22级思政二班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