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学在马院(第98期)| 马克思主义学...
职向未来(第137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6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青马学堂(第27期)|马院学子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3-10-04 19:03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做了重要讲话。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从风雨南湖一叶红船上起航,到今天巍巍巨轮破浪前行,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复兴之路任重道远,前路漫漫亦灿灿。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子们重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都和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青年生于时代,新时代更应青年造就。我院学子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悟,愿用身体力行为复兴之路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虽质朴简明,思想含量却很厚重,它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泰才能民安,国富才能民强,唯有国家强盛才有公民的尊严,唯有民族振兴才有人民的福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途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深刻含义,既铭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又要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自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用不懈奋斗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21级思政2班 单纤贺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每个人都有理想,每个人都有追求。同时总书记也指出,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构成“千家万户”的一个个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人历来追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曾有母亲教儿打东洋、有妻送郎上战场,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追求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这些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都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因为有国,才有家。

——21级思政2班 刘诗琪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世世代代,亘古不变。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经历了战火洗礼也曾面临急流险情,但是没有被打垮的重要原因便在于有着坚韧向上,顽强不灭的民族信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赢得各民族的团结统一,齐头并进,才能迎来中华民族的璀璨星火熠熠生辉,才能让中华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东方。

——22级思政2班 郭雅茹

走过千山万水,还要跋山涉水;跨过雄关险隘,还要闯关夺隘。宏伟蓝图不会轻松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锚定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国家好则民族好,我们要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2级思政2班 叶斌梅

有国才有家,以大国聚小家。56个民族团结一心,共创国家繁盛时期。“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由民族构成,民族由人民构成,正是无数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人民汇聚出民族华章,进一步展现民族力量。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复兴的使命,我们有着先辈们精神的支持,更应心怀家与国,以饱满热情的家国情怀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个人、世界共同的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吾辈更应不负韶华,以青春之火点灯,奋战于复兴的主旋律!

——23级思政2班 李金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民族的延续,要靠国家来保护,民族是国家的依托。国家的情感依靠民族感情来连接,而国家和民族又由个人组成。时代为青年提供的机遇无比广阔,青年在新时代更要有所作为,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华夏认同感,“民族”是家庭,而我们便是大家庭里的一员,我们应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青春动力。

——23级思政2班 王妍琦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