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尚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师范专业认证>>认证动态>>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07-02 10:59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代码 030503       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专业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73年3月正式立,1974年开始招生,原名政治专业,1984年更名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本专业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学科优势、国家特色专业和省一流专业的平台优势以及牡丹江红色文化的地域优势,坚持“学生为中心”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思政课教师为导向”,通过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一流课程、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的从师技能训练,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教育情怀坚定,具有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思研究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胜任中学思政课教学、教研及相关工作的优秀教师。

预期学生毕业五年后能够实现以下目标:

1.师德师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具有坚定的教育情怀和从事中学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职业认同感成为“六要”和“四有”好老师

2.学科素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政治学、经济学、 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能力具备中学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融合,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创造性地解决中学思政课教学出现的问,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教研骨干。

4.育人能力。熟悉德育原理和方法、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有组织学生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的良好能力,有机结合班主任工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开展育人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5.职业发展。熟悉国内外中学思政课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解教学共同体的作用和团队协作的意义,积极参与所在教学团队建设。

二、毕业要求

毕业

要求

内涵

指标点(可达成、可测评)

1.师德规范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具有正确的教育观,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学思政课教师。

1.1[政治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认识并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学思政课教育始终。

1.2[师德师范]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规与职业规范,依法执教,以德育人,做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

具有坚定的从教意愿,中学思政课教师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能对中学思政课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等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了解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人格和个差异,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工作细致耐心

2.1[职业认同]具有强烈的从教意愿,热爱中学思政课教师岗位,乐于奉献祖国的教育事业有为龙江基础教育服务和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积极意愿

2.2[教育使命]充分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中学政治的认知特点,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需要,关爱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

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了解思想政治学科内部知识递进关系和逻辑联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关系,形成跨学科知识体系和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1[学科基础]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及方法,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形成扎实的专业基础。

3.2[学科联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实现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运用

3.3[知行合一]清楚思政课既是理论课,又是以理论去指导实践的课程,能够用理论培养人,用社会实践锻炼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4.教学能力

熟悉中学思政程标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教学技能,独立开展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4.1[教学设计]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能够理解中学思政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独立进行中学思政课教学设计,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板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形成科学有效教学方案。

4.2[教学实施]能够独立完整地上好一堂思政课,教材和学情分析恰当,目标设定合理,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清晰完整,师生互动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取得教学实效。

4.3[教学评价]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注重学生学习发展过程,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机制。

4.4[教学研究]能够运用思想政治专业知识学习、分析、总结和研究中学思政课相关问题。

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重视中学思政课的德育功能,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能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合作,设计一些有利于班级建设的教育活动,并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思政课的独特功能。

5.1[德育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系统掌握班级建设规律与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

5.2[班级管理]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进行中学生生涯规划,安排主题班会等班级活动,处理突发事件,能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立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综合育人意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中的价值和特色,掌握环境文化和活动育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6.1[学科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规律,掌握学科育人规律,树立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综合育人意识。

6.2[活动育人]理解文化和活动育人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够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和网上网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育人模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效结合。


7.学会反思

了解国内外中学思政课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掌握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发展能力,为自身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意识,初步学会解决中学思政课教育和管理中的问题。

7.1[终身学习]了解国内外中学思政课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掌握中学思政课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能够意识到终身学习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

7.2[反思能力]能对学生、同行和教材进行评价;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问题。

8.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发挥学习共同体的育人功能;积极参与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培养和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

8.1[协作意识]清楚学习共同体的含义、特点及当代发展,理解学习共同体对于中学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正确认识沟通协作对于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8.2[协作体验]专业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掌握沟通技巧,能够和老师、同学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互帮互助,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三、毕业要求培养目标支撑矩阵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班级

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目标5





、学制、学位与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标准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6年。

最低毕业学分为154.5学分,且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合格以上。毕业颁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证书,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西文化概论中共党史等。

、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

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比例表(括号内为2019级学时学分)

课程类别

学时

理论教学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

总学分

占学分比例(%)

通识必修课程

654(638)

20.5(27.5)

12(4)

32.5(31.5)

21(20.5)

通识选修课程

160

10

0

10

6.5

学科基础课程

536

26.5

4.5

31

20.2

专业核心课程

680

32.5

5.5

38

24.8

教师教育类课程

296

12.5

4.5

17

11.1

专业选修课程

160

4

6

10

6.5

创新实践及素质拓展

0

0

16

16

10.4

2486(2470)

106(113)

48.5(40.5)

154.5(153.5)

100

、创新实践及素质拓展平台进程表

模块


类别

代码

实践环节名称

学分

周数

修读

学期

备注

创新实践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 实践

11300011

入学教育

不计

1

1

第1周

12300011

军事训练

2

2

1

第1-2周

11300028

毕业教育

不计

1

8


2053034D

教育见习

1

1

3.4.5

分阶段进行3

2053007D

教育实习

6

18

7

集中进行

2053017D

教育研习

1

1

7.8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2013007D

毕业设计(论文)

6

6

7.8

论文答辩集中在第八学期14-15周进行。

2013001D

第二课堂活动

1

1

1-8

集中与分散结合

创新创业

实践

1173004D

创业讲堂

1

1

5-8

讲座

1173005D

创业大赛

1

4

3-8

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制定奖励学分细则,最高4学分。

1174001D

科技创新

6

6

1-8

最高可获6学分,可冲抵选修课程学分

1174006D

创新创业项目

1

4

3-8

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并认定学分。

教师技能

1130003D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不计

分散

2-6

师范类专业,分散训练与考核,证书制管理。

1130004D

规范汉字书写

(1)



1130005D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1)



劳动实践

1130006D

劳动周、体育锻炼

2

分散

1-8

劳动周1学分,分散进行;体育锻炼1学分。

素质拓展

校园文化

科技活动

社会实践

1130007D

课外研学、综合素质测试;

师范专业强化音乐、美术、表演素养以及形体训练等。

4

4

1-8

组织2次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合格计1学分

注:除集中实践环节外,括号内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只作为毕业补充条件。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1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

平台

课程模块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分

讲授

课内实践

自主学习

课外实践

修读

学期

考核方式

备注

通识必修

校本

11300011

新生应知

不计

(16)




1

考查

第一周

2010006D

形势与政策

2

(32)




1-8

考查

线上线下结合

2010007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

48




1


2020级开始执行

2010005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教学

1

16




5

考查

2019级

20100088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1

10


6


5

考查

师范专业设置


小计

5(4)

22(26)

10

16(6)




括号内为2019级学时学分

国防与身心健康类

2120001D

大学体育

4

32

112



1-4

考试

实践学时3分

12300012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4


12

3周

2

考试

线上线下结合

205000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5

24



6

1

考查

线上线下结合

11100001

大学生安全与健康教育

1

18




1

考查


小计

8.5

98

112

12





语言与技能类

2140001D

大学外语(读写)

7

120

60



1-4

考试


2140002D

大学外语(听说)

4


120



1-4

考试

在语音室开设

20300011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2

24




1

考试


20500114

现代教育技术

2

24

24



4

考查

师范专业设置

小计

15

168

144






通识必修

创业教育类

117000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1

6

14



2

考查

线上线下结合

11700024

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

1

10

1 0



3

考查

线上线下结合

11700012

创业基础

2

20

12



4

考查

线上线下结合

小计

4

36

36





实践学分2分

通识选修

文化素质类

11200011

人文与经典系列

2

32




2-8

考查

互选1

11200021

科技与社会系列

2

32




2-8

考查

11200033

艺术与审美系列

2

32




2-8

考查

普选4门

11200073

环境与生命系列

2

32




2-8

考查

11200083

经济与政治系列

2

32




2-8

考查

11200061

哲学与思维系列

2

32




2-8

考查

小计

10

160







学时 学分

42.5(41.5)

484(488)

302(292)

28(18)



括号内为2019级学时学分

2 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

设置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分

讲授

课内实践

自主学习

课外实践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辅修

双学位

备注


学科

基础

课程

2011301D

马克思主义哲学

6.5

96

16



1-2

考试





2011302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7

96


16


1-2

考试




20113031

逻辑学

3.5

56




1

考试




20113042

学概论

4

40

16

16


2

考试




20113052

政治学

3.5

48

16



2

考试




20113063

社会学

3.5

48

16



3

考试




20113073

科学社会主义

3

40

16



3

考试




学时 学分

31

424

80

32








专业核心课程

20113081

中国近代史纲要

2.5

32

8

8


1

考试





20113093

西方哲学史

3

48




3

考试




20113104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3.5

48

16



4

考试




20113114

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3

40

16



4

考试




20113124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2.5

32

16



4

考试




20113134

中国哲学史

3

48




4

考试




20113145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3

40

16



5

考试




20113155

中西文化概论

2.5

40




5

考试




20113165

行政管理学

3

40

16



5

考试




20113175

中共党史

2

24


8


5

考试




2011318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4

56

16



6

考试




20113196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2

24

16



6

考试




2011320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

56

16



6

考试




学时学分

38

520

144

16








教师教育类课程

20500011

中学教育学

3

48




3

考试




20153213

完全人格教育实训

2




32

3

考查




20500021

中学心理学

3

48




4

考试




20113225

中学政治教学论

3.5

48

16



5

考试




20113236

中学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3.5

48

16



6

考试




20113247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2

8

16

16


7

考试




学时学分

17

200

48

16

32







专业

选修

课程

20153011

教师书写技能

2




32

1

考查





20153023

教师语言技能

2




32

3

考查





20123033

西方经济学

2

32




3

考查





20123044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2

32




4

考查





20123054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2

32




4

考查





20123064

西方经济学说史

2

32




4

考查





20123074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2.5

32



8

4

考查





20123085

领导科学

2

32




5

考查





20123095

红色文化与中学政治教学

2

16



16

5

考查





20123105

西方马克思主义

2

32




5

考查





20123115

政治哲学

2

32




5

考查





20123125

组织行为学

2

32




5

考查





2012313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

32




5

考查





20123145

公共关系学

2

32




5

考查





20123155

西方政治思想史

2

32




5

考查





20123165

中国政治思想史

2

32




5

考查





20123176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英语

2

32




6

考查





20123186

国外公民教育概论

2

32




6

考查





20123196

申论(含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2

32




6

考查





20153206

中学政治教学研究论文写作

2




32

6

考查





20123216

基础教育研究专题

2

32




6

考查





20123226

教师人际沟通与礼仪

2




32

6

考查





20123236

班级管理

2




32

6

考查





学时学分

10

160










、毕业要求与课程及教学活动关联矩阵

教学环节

毕业

要求1

毕业

要求2

毕业

要求3

毕业

要求4

毕业

要求5

毕业

要求6

毕业

要求7

毕业

要求8

马克思主义哲学

M


H



L

H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H


H

M



L


逻辑学



H

M



H

M

法学概论

H


H





M

政治学

H


H




M

M

社会学

M


H




M

M

科学社会主义

H


H



L

M

L

中国近现代史

H

M

H




M


西方哲学史



M




H

M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M

H

H






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M


H




M

L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M




H

L

中国哲学史

M


M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H

H

H



M



中西文化概论

L


H



M


L

行政管理学

M




H


L

H

中共党史

H

M

H



H

M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H


H

L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H


M



H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H

H




L



中学教育学


H


H

M

L



完全人格教育实训

H


L





H

中学心理学


M


M


M



中学政治教学论

L

M


H

M

M

H


中学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M

H

H



H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H

H



M


教师书写技能



L


M





教师语言技能



L


M





西方经济学


M


M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M






M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H

M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M


H


L


M


领导科学

M





M



红色文化与中学政治教学



M




H



L

西方马克思主义



 L




M


政治哲学



L




M


组织行为学



 L


M




 M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L




M



公共关系学






 M


  M

  L


中国政治思想史

M






L

L

西方政治思想史


M






M


M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英语



  M






L

国外公民教育概论








M


L

申论(含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M



中学政治教学研究论文写作


L


M

H



L


基础教育研究专题


M


M

L






教师人际沟通与礼仪




M

M




班级管理


M


H



M

H




H

形势与政策


H


  H






大学体育


L



M

H



军事理论与训练


 M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L



M

H

M

大学生安全与健康教育


  L

  L



M



大学外语(读写)



M





H

大学外语(听说)



M





H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M



M





现代教育技术




M





L

教育见习

M



H

H




教育实习

H

M


H

H

M

M

M

教育研习




H

H


H

H

毕业论文



H

H



H


东北抗联精神

H



H





人文与经典系列



M






科技与社会系列



M






艺术与审美系列




M






环境与生命系列



M






经济与政治系列




M






哲学与思维系列




M






十一、毕业要求指标点与课程及教学活动关联矩阵

课程名称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4-2

4-3

4-4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基础

M




H









L



H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学科基础

H




H






M






L



逻辑学

学科基础






H


M



M






H

M


法学概论

学科基础


H



H














M

政治学

学科基础

H




H


H










M

M


社会学

学科基础

M




H












M


M

科学社会主义

学科基础

H




H









L



M


L

中国近现代史

专业核心

H


M

M

H

H











M



西方哲学史

专业核心





M












H


L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专业核心

M



H

H















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专业核心

M





H

H









M


L

L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专业核心





M












H


L

中国哲学史

专业核心

M




M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专业核心

H


H

H

H










M





中西文化概论

专业核心

L





H









M




L

行政管理学

专业核心


M











H




L


H

中共党史

专业核心

H


M



H









H


M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专业核心

H




H






L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专业核心

H

H



M


M







H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专业核心

H


H











L






中学教育学

教师教育



H





H




M



L





完全人格教育实训

教师教育


H





L












H

中学心理学

教师教育




M




M






M






中学政治教学论

教师教育

L

L

M





H

H

M


M

M

M


H




中学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教师教育



M


H



H


H






H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教师教育







H

H

H








M



教师书写技能

专业选修






L




M










教师语言技能

专业选修






L




M










西方经济学

专业选修

M





M














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专业选修







M




H




L


M



红色文化与中学政治教学

专业选修





M










H




L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专业选修

M

M















L

L

L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专业选修

M

M














M


M


中学政治教学研究论文写作

专业选修


L





M




H






L



班级管理

专业选修


M


H






M


H

H







形势与政策

通必

H




H















大学体育

通必



L









M



H





军事理论与训练

通必

M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通必














M




H

M

大学生安全与健康教育

通必




L


L








M






大学外语(读写)

通必






M












H


大学外语(听说)

通必






M












H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通必

M







M












现代教育技术

通必








M











L

东北抗联精神

通必

H










H









教育见习

实践

M







H




H








教育实习

实践

H



M





H




H


M


M


M

教育研习

实践







H



H







H



毕业设计(论文)

实践





H


M




H





H




说明:若某课程或实践环节支撑某个目标的达成,则在相应的空格处打“H”M“L” , “H”表示对达成此要求非常重要;“M”表示有帮助,但不起主要作用,"L"表示很低。

专业带头人     行业专家     二级学院负责人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