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41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40期)|【研究生就业...
青马学堂(第57期)| 人不负青山,...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职向未来(第138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汲取前行智慧,凝聚奋进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本科生2021-2022年度寒假主题诵读活动(十六)
2022-01-20 16:50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朗读者

田佳琪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共青团员 2020级

思想政治教育一班


二、人物介绍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教育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专攻古典文学方向。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63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84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获得2018年度最美教师称号。2018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2019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202124日,入选中国捐赠百杰榜课题组发布的十年致敬人物。20212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三、朗诵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这是1974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探亲,写下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祖国行长歌》中的长词节选。这是叶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和使命感。“上世纪80年代初。没回国定居前。她都是自费往来于祖国和加拿大之间。为大陆的公众讲授诗词、传授吟诵的方法。2021年她向执教的南开大学捐赠1700余万元的个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诗词、家国、血缘、在叶嘉莹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与交织,七十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四、团员感悟

叶嘉莹先生把余生交给诗词,而诗词中那种自强不息、追逐理想的情怀也同样浸透在她的生命里;她以八十岁高龄成为“空中飞人”,四处“迁徙”讲学,只求将诗词之美传播到更多的地方、更多人的心里;她执教73年,每天2点半睡6点起,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她在讲台上神采飞扬,语调昂扬铿锵,仿佛还是当年那个神采飞扬的小才女;她变卖房产,加上毕生积蓄,将过千万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南开大学,献给了中华古典诗词的推广事业,自己却靠水煮青菜和馒头度日;命运不止一次地捉弄先生,而先生却从未对命运胆怯过。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要像叶嘉莹先生学习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用自己的终身奋斗去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正如先生在《踏莎行》中所写的那样:“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