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
职向未来(第141期)|【研究生就业...
红色品读(第23期)|《为什么是中国...
职向未来(第140期)|【研究生就业...
青马学堂(第57期)| 人不负青山,...
职向未来(第139期)|【研究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正文
 
国家公祭日|缅怀遇难同胞,牢记使命担当
2021-12-13 20:15 马克思主义学院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国家公祭日

国行公祭,祀我殇胞。

今天是第八个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我们以国之名,悼念逝者。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82年过去了,

那段历史,

不能忘!不敢忘!


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

侵华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

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辜军民,

古都遭受史上空前黑暗的六周,

三分之一的建筑被毁坏,

市内发生两万多起残忍暴行,

无数财物被掠夺,

无数生命被蹂躏。


南京大屠杀

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

30多万无辜生命惨遭杀戮,

平均每12秒,

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

这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

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1987年,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

当时认定的幸存者有1756人,

近年来,这一数字逐年递减,

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只剩下78人。



见证者正在凋零
但真相永远不应沉没


余昌祥出生在1927年10月,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

他已是个记事的孩子,

想到亲人在浩劫中丧生,

老人悲痛万分:

“我父亲被日本兵拖去,叫他挑东西。

送过去以后,日本兵让他走,

结果一出来,

就用刀把父亲捅死了。”


“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德寿,

在接受采访时不时重复这句话,

在那场浩劫中,

陈德寿家破人亡,颠沛流离,

好好的八口之家,

最终只剩下爷爷和他,

一老一小相依为命。


岑洪桂生于1924年11月,

当年,日军火烧他们居住的稻草房,

父母带着他和二妹、二弟逃出火海,

未满2岁的三弟在屋内睡觉,

因日军阻止父母返回屋内,

三弟被活活烧死。


1937年,马庭宝仅是2岁的孩童,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期间,

马庭宝的父亲被日军抓走,

懂事后,他听母亲讲述才知道,

父亲当时被运往中山码头杀害了,

大姑父、二姑父也被日军残忍杀害。


每一位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

都是国家之伤、民族之痛,

每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都是这段历史的活证人。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任何人要否认,

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

历史不会答应!

30万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

14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

84年,一晃而过,

南京城内的硝烟早已散去,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



如今,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

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洪流滚滚,锐不可当。

但我们必须牢记历史,

不只是记住民族的伤痛,

更有那不屈的抗争,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谨记:

吾辈当自强!



我们牢记历史,

更不是为了宣扬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

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

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回顾历史之惨烈,

知耻而奋勇前进!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每一个中国儿女都应当为曾经的屈辱而去努力。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一句箴言陪伴我们左右: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

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财务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编:157001 电话:0453-65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