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在牡丹江师范学院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推动全省思政课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培训特邀省内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翔实,涵盖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教学能力提升、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及实践教学等多个维度,来自全省80所高校的152位“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学习。

1.首日上午:聚焦科研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培训首日,牡丹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丛喜权出席并致辞,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参训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

随后,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爱军教授围绕“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展开首场授课。刘教授从科研选题的创新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项目申报的规范性以及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大量实例,为教师们破解科研瓶颈、激发创新思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现场互动踊跃,反响热烈。
2.首日下午:深化思政教学,赋能课堂创新

当日下午的培训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发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苏娅教授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分享了如何将理论讲授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如何创新教学模式以提升课堂吸引力。周教授还针对各类教学竞赛的评价标准与备赛技巧进行了专项辅导,助力教师在竞赛中锤炼真功,反哺日常教学。

在首日专家授课结束后,培训安排了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科研提升经验分享”为主题的小组研讨环节。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与会教师结合白日所学与自身教学实践,畅所欲言。通过深入的研讨,不仅交流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碰撞出许多创新火花,为今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3.次日上午:紧扣时代脉搏,强化使命担当

培训第二日上午安排了两场紧贴时代需求的专题讲座。首场讲座以“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现代化龙江实践——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授课专家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朱宇。朱院长系统阐述了国家安全的丰富内涵与时代特征,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强调了在高校教育中筑牢国家安全意识防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教师们如何将国家安全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紧接着的第二场讲座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景云教授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王院长梳理了会议的核心要义与战略部署,引导教师们深刻领会国家发展大政方针,准确把握新征程上的宏伟蓝图与实践路径,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责任担当。
4.次日下午:实践理论结合,传承红色基因

当日下午,全体参训教师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牡丹江市八女投江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教师们瞻仰遗址,聆听英雄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烈视死如归、忠诚报国的伟大抗战精神。

随后,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王雅馨围绕“伟大抗战精神及其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王主任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将抗战精神等红色基因蕴含的宝贵教育资源,有效转化为“形势与政策”课的生动教材,如何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提升课程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培训最后举行了隆重的结业式。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宏伟、院长林琳、红色教育培训中心主任王雅馨出席仪式。结业式上王宏伟书记宣读了获得结业证书的学员名单,林琳院长为培训作总结致辞,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取得的成效,并希望全体教师能将所学、所思、所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开创“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新局面。